这个冬天,极其寒冷,冬至前,合肥便已下了两场雪,它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柔软的白衣,细腻而绵柔。我知道,这是冬天给我的来信。
早晨,我拉开窗帘,外面居然下起了雪,我看向窗外,出了神,它覆盖了尘滓,让整个世界显得如此纯净,一瞬间,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扰。目之所及,路面上、草坪上、树枝上乃至我窗边的空调外机上,都已铺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平实而亮眼。回过神来,我才想起抱起孩子一起欣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星星碧绿在雪中摇曳,如此的至阴之寒,却没有让生命萎靡,这绿,是生命在与严寒抗衡,是生命在蕴蓄着力量。我把目光挪向怀里的孩子,微笑着说:“我们得宝也要足够坚强,纵使风雪压迫,我们也要倔强挺立!”
回忆起童年家院里的那一棵松树。父亲曾领我和它一起迎接每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告诉我要学习它傲然挺立,多年下来,这份坚韧早已沦肌浃髓。冬至前的这场冰天雪地,是得宝与雪的初次相遇。孩子父亲兴奋地捧起雪,来到我身边,我们仨一起感知雪的不同形态。他将雪搓成一团,轻轻放在得宝的掌心,片刻,再拿回,放到房间的玻璃杯里,我们一起看着这一片洁白慢慢融化。可柔软可坚硬,甚至可在温暖中融化,融入心房。它是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带走寒冷和寂静,带来生机和活力。可见,只要有温暖,冰雪也可消融。我把目光挪向盯着玻璃杯的得宝:“我们得宝也做一个温暖的人!”
看着雪白的“地毯”,我想起2008年那场大雪,早上打开门的一瞬,雪已经堆到了膝盖。父亲拿来两把铁锹,分我一把,便一起在门口铲雪。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开辟出两条道路来,一条通往公路,另一条则是通往爷爷奶奶家的路。
那年冬天,爷爷奶奶都已年逾古稀,本该在寒冷的冬季暖被窝的年纪,却坚持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为一大家人熬上一大锅的豇豆粥,一个小小的炉膛里燃着的煤火,炙烤了满屋的爱。每当我揭开锅盖,锅里那黏糊糊的粥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泡,小火慢煨后,水与米相交融,细腻黏稠。尝一口:醇香柔滑。爷爷说:“熬粥就要大火滚锅,小火慢熬。”喜欢研究中医的奶奶在一旁告诉我:“粥能养脾胃,豇豆粥则可以理中补气。”
而今,爷爷已过世,奶奶也到了鲐背之年,我不再吃到爷爷奶奶熬的豇豆粥。孤身一人的奶奶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便与子女们分开住,可她还是像以往那般爱吃粥。因此,每逢回家时,我便会给奶奶提去一箱八宝粥,奶奶总失落地和我说:“一个人,吃不了一点点,拿一瓶出来烫烫就行。”
“待到寒冬腊月尽,又是一年好春时。”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寒冬拥有温暖,传递温暖,因为“冬至阳生春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