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方人,南方去得少,没有在那里长时间生活的经历。偶然去,多蜻蜓点水。
有限的几次南方之行让我觉得,这些大都市,比如上海、杭州、广州,其实和北方没多大区别。大家交流之语言,各地之风土人情,甚至饮食习惯,已基本趋同,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态。不管是北方人去南方,还是南方人到北方,基本上都能接受当地的生活。
这次去广西,经友人安排,观看了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学生们的文艺汇演,体验了瑶寨农家乐,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梦·巴马》,游览了巴马附近的几处景点,享受了一次视听盛宴。
旅行结束之际,曾经的同事高先生抽出时间,带我又游览了巴马附近的盘阳河与凤山溶洞,感觉很是震撼。
车子离开巴马县城,在山谷里蜿蜒而行。不,不能说“谷”了,说山包间的缝隙,也许稍微准确一点。这里的山都不很高,相对高度也就几十米的样子,馒头似的摆在大地上。
但奇异的是,山包们似乎是在同一个地平面上长出来的。车子在这样的山包间穿行,如同游走在画中。山包们当年商量好了似的,平地而起,如同被拔出的葱,突兀地矗着。一样的地平面,一样的高度,罗列在天地之间。
和北方的山相比,这里的山极具个性。各个山包如同一母同胞的兄弟,大家相貌高度相似。猛一看,很难分出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奇怪的是,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极少相互“勾肩搭背”,相互依附,“兄弟”之间,绝不拖泥带水,一副“亲兄弟,明算账”的状态。彼此间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但各有各的边界,相近却不纠缠,大家边界明确清晰,谁也没有依靠谁的意思。
想找个鹤立鸡群、突出一点的山的主峰,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像北方的山,一定有个主峰,然后大家围绕主峰次第展开,脉络清晰。这里的山,高的自己高着,没人向他看齐,矮点的,也绝不把脚踩在兄弟的肩上。没有谁谄媚似的攀附别人,低下头颅,去缠绕那稍微高耸伟岸一些的兄弟。大家平等、相互尊重,商量好了似的,各自向上,群峰并起,努力展示着各自的人生价值。
这里的山,如同盘腿坐在地上的一群小矮人,虽说并不伟岸,但大家像兄弟一样,各有各的生活,相互间错落有致,散落在这南国的大地上。山包们个头都差不多,长相严重趋同,不能说各自没有特点,但你要想分清它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此刻,就流淌在我们的身边。正趴在车窗上欣赏冬季里依然葱翠如春的南国,领队的车子停了下来。友人来到我们车前说:“来,下来,一起拍个照!”
正在纳闷间,猛然抬头,发现正前方高耸的山峰上,刻了无比巨大的一个“寿”字。
一个字,占据了一座山,令人震撼!
一行人迅速下车,纷纷掏出相机一通狂拍。友人说:“连老师,你今天最有福气!”
心里充满喜悦的我打着哈哈,接受了友人的道贺。欣喜中,从不同角度,给友人们逐个拍照,在长寿之乡这个最为壮观的标志下,也为自己留下一张纪念照。
仰望过高大伟岸的“寿”山之后,一行人来到甲篆镇漠斋山下。这是一处非常奇特的山间盆地,极目远眺,周围群山竞秀,列坐四周,把这里围成一处不规则的坝子。
坝子不大,阔不过一二里地。山脚下,散落着几处精致漂亮的楼房,人家不多,没有一丝喧嚣。周围群山竞秀,中间一水碧绿,河水满满当当,似乎要溢出岸去。岸边,数丈高的丛竹,莴笋似的窜上了天。
群山青翠,碧水蜿蜒;三五田舍,修竹摇曳。这,不就是传说里的桃花源么?
我的心,瞬间静到了极致。
码头前,三五游船陈列在河边,等待着我们的到来。一行人在主人周到的安排下,乘坐在游船上,在这画一样的风景里缓缓向前。
南方水多,江河动辄洪水滔天,多少给人不那么美妙的印象。昔日四处泛滥之滚滚长江,今日依旧惊涛拍岸的钱塘潮,北方旱鸭子般的我,之于这南方的水,多少有点叶公好龙的意思。
但眼前画儿似的一泓碧水,让我心头充满了喜爱,头一次发现水还能这么清。九寨沟的水也清,但那种清,似乎透着一种瑰丽,一种神秘,让人捉摸不透。贵德的黄河,也曾让我无比震撼,觉得那水之清,让人仿佛走错了家门、认错了人。毕竟是黄河,给人一种潜在的,虽看不见,但绝对感觉得到的力量,那种水面下汹涌着的力量,让人不能轻视。武夷山下那一弯溪流,也清浅可爱,有着独特的韵味。说不清是朱熹老先生煮茶飘出的淡淡清香,还是偏安一隅的人们,早就超然物外的道家仙骨。
虽是初次相逢,但我敢肯定,自己真的更爱眼前这条盘阳河。她如同一位腼腆的少女,温柔、含蓄、内敛,虽然丰盈,但绝不自满,溢出岸去。她低眉顺眼,低声细语,极力放低自己的身段,但,这还是掩饰不住她柔美的身姿,婀娜的曼妙和妩媚。
船儿在水波天窗溶洞里走了一圈,归途再次在碧绿的河上缓缓行走。此刻的我,觉得真是游了一回桃花源,去了陶渊明笔下的那处仙境。
终于来到鸳鸯洞,一处让我感到此次南国之行最为神秘的所在。
这个洞藏在凤山县城附近的半山上。车子只能开到山脚下,前往,需要步行一小段山路。
此处的山体和周围并无二致,岩石灰黑,感觉年代已非常久远。从造山运动和地质构造上说,它的年代要久远很多,不似家乡秦岭那般年轻。
山被稀疏的草木覆盖,未见高大之乔木。如此,多少给人琐碎、杂乱的印象。
导游带着我们拾级而上。未几,见我们已是气喘吁吁,遂在半山腰处稍事休息。
继续前行,在一稍宽阔处,导游指着山体上出现的洞口说,鸳鸯洞到了。
原本浑全的山腰上,突然出现一处门厅似的空间。门廊口的崖壁间,一些钟乳石从洞顶上垂下,相互间的缝隙,成了天然的门洞。
脚下石头高低错落,在导游的提示下,一个个侧身走进洞穴。
见过美轮美奂的桂林溶洞,也探访了秦岭深处奇异的柞水溶洞,对于南国的这处溶洞,出发前并没有太大的冲动和渴望。没承想,走着走着,我渐渐地被震撼了!
尺许宽的小路蜿蜒曲折,起起伏伏,一行人在洞里一步三回头。两侧的景致次第展开,让人挪不动脚步。端详着身旁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惊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慨造物主的神奇力量。
右前方远处的洞壁上,嵌了一个大概只有神仙才配享受的宝座。宝座上方,似用丝绸做的华盖,丝线一缕缕从壁顶斜搭在宝座顶部,宝座呈半弧形,嵌在洞顶和洞壁形成的夹角处,两侧有栏杆、扶手,下有支柱,栏杆和立柱上,雕刻着繁复精致的花饰,似瑞兽,似藤蔓。宝座下方,四根雕满纹饰的柱子,似宝座的椅子腿儿,让人无比惊奇。
再前行,雕刻着一堆奇花异草的座几矗立在前方。案几装饰图案,似灵芝,像蘑菇,如白菜,形状神似不说,线条流畅,浮雕的立体感极其突出,画面凹凸有致,雕刻刀法极为细腻。
看!一串巨大的“葡萄”就在正前方。这尊从地面长起来的钟乳石已经相当高大,表面疙疙瘩瘩,呈子粒状,在深紫色灯光的照射下,像极了一串奇异的紫皮葡萄。
还没缓过神,一簇巨大的“灵芝”又出现在眼前。类似菜花般的灵芝,头上布满花蕊,叶片肌理纹路清晰可见。
继续前行,到一处开阔地。整个洞如同辽阔的大会堂。导游说,这里到洞顶有90米之高。环顾四周,只见到处都是石刻的奇花异草,灵怪异兽。
细细端详,感觉置身于一个冥冥的世界中。天堂?地狱?理想中向往的极乐世界?天晓得!
这景象,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感觉真是梦幻一般神奇。置身这洞天地府之中,突然间觉得,这不就是那个第三界么?
作为凡夫俗子,一日三餐的人间烟火,我们每天都在经历,都在其间辛苦劳作。告别这个世界,有些人渴望能进入极乐世界,他们认为那里没有饥饿,没有欺凌,没有困苦,每天都会在微笑中醒来。夜晚,则在甜蜜中进入梦乡。那个世界,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有些人在世作恶多端,人们诅咒他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说那里归妖魔鬼怪统治,那里的人,会受到一切手段的惩罚。
在鸳鸯洞里,面对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我不晓得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说是天堂,怎么有那么多魔鬼样的景象?说是地狱,那奇异的灵芝,布满天空的祥和云彩,各种瑞兽模样的雕刻,又怎么解释?
抑或属于第三界?除去现实的阴阳二界,都在这里?友人说,这个洞的发现,因一头牛。
不很久远的某年某月某日,附近村子里一户人家丢了耕牛。农民着急,去山上找。找着找着,发现一洞,深不见底,有牛滑下的痕迹。于是,急忙找来村里人帮忙。
没想到这一找不要紧,经过一番折腾,发现了山腹间这个惊天的秘密。
近百米高的山洞,牛摔下后当然不能生还。但这头被无妄之灾夺去性命的牛,却给当地百姓寻得了讨生计的新法子。
之后,政府联合村民共同开发,有了这个旅游景点。希望喜欢探险,有兴趣解读这些自然密码的人们,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千万别辜负那头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伟大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