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23悄然过去。这一年,我和无数普通人一样选择了热烈滚烫的生活,而他们却留下了许许多多平凡而感动的瞬间。
退休同事张叔的孩子不在身边,生病让我送到医院,等我为他办好一切住院手续,医生说急需输血才能缓解病人的痛苦。我知道自己不能很快赶回工作岗位,打电话回单位,交代同事相关工作事项。谁知半个小时后,同事蓝勇和实习妹妹杨琴,还有朋友李哥及时赶到医院献血,解了燃眉之急,张叔转危为安。在号称“死亡三号线”的广州地铁,女儿拉着行李箱,我带着6岁儿子上了摩肩接踵的地铁车厢,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让座,我带着一天的疲惫微笑表谢意。西屏保育院学前三班的杨老师说:“康华妈妈你不用担心,待会放学我带她到三楼参加业务学习,你安心上班,得空再来接孩子。”每次回祥贝老家看望父母亲,匆匆的一餐饭就折返,临别时那满满一尾箱的东西,还有母亲每次看着我们的车子即将离家时的那一句:“忙,打个电话就好,路上注意安全。”
一段段温暖的话语,一声声离别的叮咛,一段段流淌的真情……这一年,有真情、有感动。即使匆匆赶路,我也不忘停下脚步,去触摸那些真实而温暖的美好。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真诚记录这个奋斗的时代,用脚丈量山川,用笔书写热爱,用情感受冷暖,用心过好每一天。
当山坡上的芭芒渐渐泛白,成片的芭芒恰似雪漫沃野,将秋日氛围感拉到极致,我和同事驱车到宜州区安马乡拉稿村的广西中洲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有机油茶智慧制造中心,采访油茶生产全产业链;到北牙瑶族乡潘洞村,采访香水柠檬种植合作社。其实这两个地方距离县城都挺远的,幸好山路上有芭芒,目之所及,那一份随风摇曳的恬静,温和而又坚韧,浪漫却不张扬,就足够治愈生活了。
在迎接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当天,我和同事去庆远镇太平社区围村村围村屯采访了抗美援朝老兵韦应员老人。“12个人上去,下来只剩4……个人……”韦应员老人哽咽地说。很久很久才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十七八岁,三十八军带队坐火车至鸭绿江边,当时桥被炸毁了,我们把木板架成路走过去,衣服都湿完了,过去以后就马上参加战斗。我是第一次上战场,那时我是工兵,专门运子弹、手榴弹给前线战友,放好了就马上退下来,退下来的时候也是要命的,敌人的炮弹经常围攻。当时炮弹打过来,参导组长推我下坑里,炮弹打过来……他扑到我身上……战后,有的同志打扫战场,把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一起集中埋在了朝鲜……”这样的采访场景在我的采访中经历多次,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记住那些为了和平,为了人民将自己的热血挥洒异国他乡的英雄儿女,铭记历史。
这一年,我描不出世间琳琅灯火,绘不出人生参差百态,却只管发出莹莹之光前行。
这一年,有做不完的工作、应接不暇的任务、始料未及的变化……美食榜上的餐厅迟迟没能去打卡,计划已久的旅行没有成行,巴马弄山稿子没完成,就连偶尔追一次剧,倍速也越调越快。
我终其一生奔波忙碌努力向上,不过是追求理想的期待和深邃的思想罢了。现实的种种限制令我屡受打击,负箧曳屣。当现实的运转与自身的期望有所偏离之时又要被迫转变。每一次叹气、每一次崩溃,每一次想要放弃又坚持下去,都是努力生活的证据。
我选择致谢与感恩生活里的那些甜蜜、美丽、柔软,只是为了在我极为有限的存在中,紧紧攫住一丁点儿的暖、一线光、一股小小的能量和每一个有机会使自己幸福的瞬间。带着这份感恩与知足,创造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