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厨艺如同性格一样,深沉而内敛,仿佛怀揣一个秘而不宣的秘密。那是因为父亲平时工作很忙,做饭等家务事都是母亲包了。可是每逢节日,父亲便走进厨房大展身手,对于我这个小馋嘴来说,每次都乐得跳脚。
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是家族大聚会的日子,而我们家因为父亲的好厨艺,成了聚会首选之地。这时候的父亲,眼神中会闪现一种特别的光芒,那是属于家的温暖,于是节日的欢愉,更是属于他自己的厨艺之光。
家宴,顾名思义,一个“家”字决定了它的私密性,一个“宴”字,决定了排场与豪华。国人注重隐私,请人回家吃饭简直是件可以称之为冒险的事,对于父亲来说,这“冒险”便是众口难调。可那又怎样呢,每一次家宴,父亲做出十几道、二十几道菜时,即使再挑剔,大部分菜也是能符合胃口了,能让人吃到赞不绝口。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叔叔、伯父、姑姑好几家,所以做一顿家宴是十分劳神的:提前拟定菜单,提前采购食材,提前备料,甚至将部分菜品做成半成品,虽然有母亲帮忙,但是如果没有父亲那十足的对家人的爱,常年这般,也很难做到。
姑姑、婶婶是要下厨帮忙的,父亲就会安排干一点琐碎的小活儿,剥蒜、削皮、择菜,而是父亲深知这些小活儿能让姑姑和婶婶们感到自己也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也为家宴出了一份力,边干活儿边聊天也加深了感情。
总归来说厨房里的重头戏还是父亲来演绎,父亲不是个慢性子人,可是一进入厨房,就变得异常稳重,像胸有成竹的将军,不疾不徐地调动“兵马”,精心搭配、爆炒,然后端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家人平日各忙各的,鲜少有机会相聚,然而餐桌却成了相聚的宝地,借着吃饭的机会,把我们重新连接在一起。一家人围坐,缓缓地道出那些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琐碎事,甚至是心里的抱怨和苦恼。我们无所不谈,毫无禁忌,展示出亲人之间的亲密与关心。
回想起十年前,堂弟曾犹豫地表示想在工作的省城买房安家,但首付还差一点。叔叔身体略有残疾,相比之下家庭状况就差很多,能供堂弟读大学已属不易。作为大家族中的老大,父亲闻听后与家人商量,能不能都伸出援手帮堂弟过了这难关。真是应了那句话:困难再大,只要人多,都变得无足轻重。就这样,饭还没吃完,堂弟所差的十万首付款就凑齐了。如今堂弟的日子和和美美,工作也顺心顺意,每次聚会堂弟都要表达感恩之情。
家里的大事小情、解不开的心结,这张温馨的“餐桌”都能轻而易举地化解。
身边总有年轻人说不爱过节、不爱回家,而我恰恰相反,恋家、恋每一位家人。之前看过一档节目,主持人问美食家陈晓卿“哪里的饭菜最好吃?”他微笑着回答“家里”。如果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也是“家里”。
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