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文化生活匮乏。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甚至连收音机都不多见。一年里看一两场电影、正月里看秧歌,几乎是当时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全部。
临近小年,大队就开始组建秧歌队,排练秧歌。一个秧歌队至少由七八十人组成,人员由各生产队在青年男女中选派,也会有几个年龄稍大一些的秧歌把式,给秧歌队当师傅,还有锣鼓手和喇叭匠组成的乐器班子。除此之外,另有几个逗丑的,从装束和形象上即可辨认出人物角色,如孙悟空、猪八戒、假老头儿、假老太太、骑驴的小媳妇、大头娃娃什么的……他们不受约束,不用排在队伍里踩着鼓点走,也没有固定动作,全凭自己创意发挥,逗得大家哄笑不止。由于年年都组建秧歌队,所以各种乐器、艳丽的秧歌服、彩扇以及缎带都是必不可少的物件。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秧歌队排练十天八天就差不多了。到了腊月底,秧歌队也就放假回家过年了。
在传统意义上,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都属于过年。正月初六一大早,秧歌队在大队集中后,开始下到各生产队。看秧歌不像看电影,不需要大呼小叫通知“来电影了”,只要听到敲锣打鼓的动静,大人小孩就都出来了。扭秧歌的队伍踩着鼓乐点儿,先是走方阵,接着走穿插,最后走圆场,节奏上时快时慢。一般先要给生产队扭一场,然后走家串户地拜年,基本上到每家扭一场。主人出来给一条烟或相应的赏钱。秧歌队每天晚上结一次账,把钱和烟分给所有的演职人员。
秧歌,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至今,而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谓和表演方式,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高平秧歌……2006年,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时候,我对看秧歌的兴趣并不大,对那些抱着孩子村前街后撵着秧歌,看多少场也看不够的人们很不理解。不过,我若听到有锣鼓喇叭进村的动静,无论在做什么都会放下,极快地冲出家门,早早地守在生产队的仓库门旁,等候保管员开门,拿出迎接秧歌的鞭炮。其中的“双响子”有一多半都归我燃放,因为我敢徒手放“双响子”,这令大人都很叹服,更让小伙伴们羡慕。检查“双响子”没有露药的,在第一声响的同时能飞起来,就什么事也不会有。贪玩的我为了放“双响子”,也就喜欢上了秧歌。
元宵节这一天,每个大队的秧歌队都由五六挂大马车拉着,到公社参加汇演,那场面就如宋丹丹在小品里说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波接一波扭秧歌的和看秧歌的,把往日用作集市的主街变成了秧歌的海洋……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