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分肉晒腊肉,做粉利、油炸米葱粑粑,看舞狮拜年,到电影院看电影……记忆中,80年代的春节是令我难忘的回忆。
粉利和油炸米葱粑粑不仅是笔者当地春节的传统美食,也是春节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我的老家,每到农历年底,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的米浆制作成粉利;用米磨成的米浆,配自家菜园种的葱,用刀切短细后和米浆拌匀,加适当盐,放花生油起油锅炸米葱粑粑。随着油炸米浆葱成为粑粑,厨房里弥漫着香喷喷的米葱香味,让人直咽口水。邻居相互串门,品尝米葱粑粑,说一说哪家的葱粑粑味道更好,或是互提意见,下次把米葱粑粑做得更加美味。
制作粉利是个力气活。家家户户将水浸泡过的米,用祖厅那台石磨磨成米浆,回家后,小孩在灶头烧火,把磨好的米浆分批次放入锅里煮熟,用锅产反复压粘实,接着拿到早准备好的台桌上,继续人工揉、压、拍打、捶……直至做成结实的粉利。粉利的食用很简单,把整条粉利切成小条线型,可以和猪肉、腊肉及其他蔬菜食材混炒。
小时候,除夕的傍晚,母亲早已用面粉做好了浆糊,喊我们贴对联、贴年画、贴门神。我们搬来凳子贴,母亲负责看是不是贴歪了。“左边低点了,右边高点了……”经过一番纠正,总算是完成任务。看看大门的两个门板,只见两武将看守大门,张飞和关羽一黑脸浓须,一白面虬髯。春联贴好了,年味就更浓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副对联。
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燃放鞭炮了。我记得70、80年代有一种鞭炮,个子和手尾指一般大,两头用松脂封口。这样的鞭炮不是用火点燃的,而是用力往地上一丢,通过力度与地面、石头等硬物体撞击后发生爆炸。
还有一种鞭炮叫电光炮。一封电光炮只有两排,每排5至6寸长,点燃时“叭叭叭”响几秒就结束,很不过瘾。过了一年又一年,市场上出售的鞭炮更大卷了,品种多,大、中、小体积都有,满足了群众春节放鞭炮的欲望。
鞭炮也能玩出花样。有调皮的小男孩把小鞭炮拆散,一颗一颗点燃鸣放,过足了瘾。还有把鞭炮插在牛屎上,或者烂泥浆上,点燃后“砰”的一声响,牛屎或者泥浆四处飞溅,小男孩顿时高兴的“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大人的训斥,一不小心还会把小脸炸成麻花脸。
1995年前,我们村还没有通电。家里自然就没有电视,更别提看春晚了。年夜饭后,我们就围着火笼坑,或者小火堆烤火、守岁。零点时分,新年到了,全村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因为我们村离县城只有5公里,县城燃放的大爆竹声不时传来,我们都听得清楚。
大年初一、初二,一群小伙伴骑自行车到县城看舞狮拜年。
每年春节,我和伙伴们都到武宣土产公司看舞狮队拜年表演。在二楼的阳台,土产公司的人早已准备好礼品和红包装在一个包里,然后把礼品包挂在一条短竹杆的末端。舞狮队还没有表演,楼下的人群早已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
中午11时左右,县城居民和从各乡镇赶来看热闹的群众越来越多,路段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根据时间安排,趴竹杆登高取礼品包的时间到了。随着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一位穿着猴子表演服装和面具的青年动作敏捷地爬上竹杆,他一边往上爬,一边做着调皮的动作,逗得众人捧腹大笑。爬到礼品包最高处,他故做左顾右盼的样子,对礼品包左闻右闻,扭扭捏捏,表现出舍不得下手摘的样子。他的搭档把一小排点燃的电光炮扔向他的屁股,他急忙摘下礼品包,一个激灵顺杆滑下,完成了任务。接着,舞狮队又到别家单位拜年去了。就这样,看热闹的人群在大街上看舞狮队拜年,一家又一家,看得过瘾。小朋友们肚子饿了,就在街上的路边摊买酸吃。各种各样的酸应有尽有,小朋友们开胃的吃,旁边的大人看得直吞口水。
70、80年代中期,春节期间的县城电影院成为最吸引青年人的地方。
“别挤,按排队顺序购票。”“我买甲座的票,最好是中间的位置。”……这是春节里,县城电影院出现的一幕。每年春节,电影院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都安排白天场和晚场。那个年代,县电影公司电影事业蒸蒸日上,电影院里人山人海,观众趋之若鹜。
正月十五后,年味散去。人们又投入到新一年的生计、工作中,奔波、操劳、忙碌……轮回下一个年的到来。
李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