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氤氲天生水,雨媚风娇争枝舞。”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那么雨水节气则是春天的“变奏曲”。
雨水,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与谷雨、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描述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理解,或者可以视为农作物对于水的热切期盼。雨水节气由于处在正月,其光芒常常被春节的仪式感所遮掩,不像立春那样隆重,也不像清明那样充满诗情画意,而是低调得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但是雨水可亲,在风暖烟霏中,轻抚大地,让万物萌动,草木生辉,点染春色。
到了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不仅降雨开始,雨量增多,而且气温开始逐渐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满目清新。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冬小麦、油菜等进入返青生长的关键期,农谚有“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的说法。所以,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人们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农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耕地、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正所谓“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与其他节气相比,雨水虽然不事张扬,但是聪慧的古人仍然对它关爱有加,赋予其相应的物候特征。古人根据雨水节气的物候现象,将其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动。”意思是,雨水节气一到,水獭就开始捕鱼,并把捕到的鱼摆在岸边;5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陆续飞回北方;再过5天,在潇潇春雨的滋润下,草木随地下阳气的上腾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对北方一些地区来说,寒冷的天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迷人的春色已经笑意盈盈地从不远处走来啦!
雨水之“雨”,充满生机,按照古字结构来说:一横象征青天,横下是穹隆,里面是象形的雨点,代表天地气和,滋生甘霖。果然,雨水从天而降,溪流哗啦,泉水叮咚,万物一新,诗人词客看雨听雨,总会触景生情,诗兴勃发,纷纷借春雨抒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借小雨赞美早春那婉约羞怯的韵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用朝雨寄托自己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以春雨的气势来感悟人生的平仄……春天的雨在诗人笔下,也与农耕息息相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我们今天仍能从中读出“春雨贵如油”的期盼心情。
雨水季节,我国北方冷空气的活动依然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常有“倒春寒”来袭。此时,千万不能贪图轻便,迫不及待地换上春衣,而是要适当“春捂”,以增强身体抵御风寒的能力。雨水节气过后,春风送暖,一些致病细菌和病毒容易传播,此时应当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膳食平衡,确保以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去拥抱春天。
“沾衣浴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漫步在江南烟雨迷蒙的季节,耳畔已听到雨水欢快跳动的音符,生动了欣欣向荣的田野,亦晕染了历经风霜的老街古巷。
马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