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从徐闻县城出发,途经中国菠萝第一镇——曲界,沿东南方向,走县道,全程大约一个小时。
在我的记忆中,从县道某个路口下车,沿着一条乡间小路往里走,步行约二十分钟,才到我的家乡。曾经,这条路每次只能通过一辆牛车,在广袤的田野里,就像一条不经意被遗落在人间的围巾。
以前,这条小路是家乡和邻近村通往外界唯一条路。路面上到处是深浅不一的车辙,有些是手扶拖拉机的,有些是牛车的。下雨天,上面常常蓄满水,整个路面,泥泞不堪。
这条小路因为太烂,曾经我还在上面摔过跤。我读小学时,上下学必经此路。有一年,雨水特别多。一天早上,我去上学,这条路被过往车辆碾压得不像样了,又烂又滑,非常不好走。我把鞋子脱了,然后,还把裤脚卷起来,打着赤脚,小心翼翼地踩在上面,如履薄冰。即便是这样,走到半道,我还是摔了一跤,屁股双手一把泥,衣服和书包,也未能幸免。
那时,同村的小伙伴们已经走远了,我仿佛听到上课铃声响起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我只好到小路旁的水渠里,把脏的衣服和书包简单地清洗一下,然后,又把湿的地方拧干,继续赶路。那一天,我就穿着湿衣服听课。
这条小路因为太烂,我们全家人眼睁睁地看着丰收的果实烂在地里。
那一年,菠萝树长势喜人,结出来的菠萝更是又大又甜。年前一批准备上市的菠萝,因为遭遇了一场少有的霜降,直接从中间烂掉。于是,我们全家人把希望全放在年后那批菠萝里。客商来看过,誓言旦旦,年后过来收购。大年刚过,连日降雨,小路更烂了,客商和车辆进不来。好不容易等到雨过天晴,熟透的菠萝全烂了。外地客商直摇头。母亲和姐姐望着地里一大片,好些年才喜获丰收,且个大如陶罐的菠萝,就这样被烂在地里,伤心得抱头痛哭。此后,我们家有几年都不敢种植菠萝。
这条小路因为太烂,家乡人不但愁卖,也愁买,像农作物时常用到的化肥等,就是从外面买回来的。
这就是我记忆中通往家乡的路的状况。
进入新世纪,家乡人先后修了几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此后,家乡人又先后把环村路和巷路也修成水泥路,并且装上路灯。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一点儿都不假!自从家乡修起了水泥路,家乡人种的甘蔗、菠萝、香蕉和良姜等农作物,再也不愁卖了。因为,现在外地客商直接把大货车开到田间地头了。
自从家乡人修起水泥路,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居环境变美了,村头巷尾污水不见了,人们学会垃圾分类了,早出晚归再也不用摸黑了。
“人勤地不懒,人勤春来早!”此刻,虽然是隆冬腊月,但是我走在通往家乡的路上,满目尽是郁郁葱葱,家乡仿佛已是春天!
天是蓝的,地是绿的,空气是新鲜的。遍布在田间地头的新能源发电大风车,一天到晚舞着大叶子,呼呼地转着;多功能拖拉机轰鸣着发动机驰骋在广阔的田野里。脚下,是一条可以并排通过两辆小汽车的水泥路,干净又平坦。路的两旁,种着各种农作物,有香蕉、菠萝、甘蔗、玉米、豆角和青椒等。
香蕉地里,硕果累累;菠萝地里,果香四溢;甘蔗地里,丰收在即;豆角地里,挂满豆角;青椒地里,挂满枝头;玉米地里,果实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
再往前走,你会慢慢地发现,一幢幢新型建设的两层房子,掩映在青翠欲滴的蕉林之中。白墙红瓦顶的房子,在夕阳余晖照耀下,美极了!
今昔对比,我明显地看到家乡一年比一年好!通往家乡的路,也是家乡通往外界的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家乡的变化。
邱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