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自从脱掉围裙、取下袖套、走下灶台、从厨房抽身而出后,就自觉担负起我们家家务委员会督导员的工作,负责督促各位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她像个闹钟,几点钟煮午饭,何时煮晚餐,一到点就会提醒。生怕少煮一餐饭,全家人会漏吃了一顿。春节期间她就更勤了。年三十,一大早她就安排谁劏鸡、杀鸭,谁煎鱼、炸肉圆,早早备好年夜饭。此外,正月初一煮汤圆祭祖;初二凌晨“打牙祭”用公鸡祭神;初五门外祭祀迎财神等等,她均有周密部署。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两天,她就告知我的嫂子们把做汤圆的料提前准备好。
做汤圆要准备什么?磨好后又滤干了水的糯米浆团,炒香又磨碎的芝麻粉、花生粉,此二者与白糖拌匀用来做汤圆的馅心。汤圆做法也简单,糯米浆团加清水揉成软和的小圆团,包入馅心,再揉搓成比乒乓球略小的汤团。锅中加水烧开,倒入汤团,改用小火煮熟,捞入碗中即成。我家里懂得制作美食的人多,在汤圆上也有创新。比如用煮熟的红薯和糯米浆团拌和,做成的红薯汤圆甜而不腻,还有红薯的香味。再有把煮熟的白糍粑和糯米浆团拌和,这样煮出的汤圆蓬松软弹,外形引人注目,能诱惑人即刻将之大快朵颐。
我过去认为在元宵节,人们吃的都是汤圆。后来听到“北元宵,南汤圆”一说,才知道北方人在这一天吃的是“元宵”,而且其做法、吃法与汤圆还是有些不同。做元宵要先把素甜馅料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点水,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小圆球。就成了元宵。元宵多是炸着吃,而汤圆是煮着吃。家乡孩童间的谜语“一群白斑鸿,飞进水塘里,听见锣鼓响,个个都抬头”猜的便是煮汤圆这一事象。
元宵是元宵,汤圆是汤圆,但也有人认为“元宵”是汤圆的别名。理由是旧俗元宵节要吃汤圆,所以称汤圆为“元宵”。我觉得这理由挺充分,对我这样的一个南方人也是非常的友好,至少省了与人争辩的麻烦。
其实,家乡过年的习俗里有两天会做汤圆、吃汤圆。
大年初一吃汤圆颇具仪式感。这一天的汤圆要用挑回的新水来煮。新水即新年水。挑新水要趁早,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也有老奶奶、新媳妇)就挑着木桶、锑桶到河边码头、井边、泉水处取新水。取新水时还要点一炷香,烧点纸钱,表示敬过了河神(井神、泉神),可以“挑新水”了。也可以朝水里丢一些钱币,表示自己的敬意。大年初一谁家“新水”挑得早,谁家一年做事就会顺顺利利,家乡话说“一年都做得吃”。吃了“新水”可使家中人丁平安。用新水煮的汤圆,要先用来祭祀祖先,然后还要舀上满满一碗供奉鸡笼神、牛栏神。在鸡笼、牛栏前,摆一小桌子,放上汤圆碗、筷,并烧香,碗里汤圆越满、个数越多,意味着在一年里养的鸡鸭越多越成群,成长越快,生蛋越多,牛也不病不瘟,六畜兴旺。做完这一切之后,人才可以食用。一年肇始,初一这天吃了汤圆,全家团团圆圆,事业圆圆满满。种田种地的人家还要拿汤圆到田间地头祭祀鸟雀,他们认为鸟雀吃了汤圆会被黏住嘴,这样就不能偷吃田里的稻谷、地里的玉米,作物就会获得大丰收。当然这些都是旧俗,家乡已没有多少年轻人知道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汤圆就没有这么多的程序。汤圆煮熟后,全家人都吃上一碗就好。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汤圆圆滚滚的,有着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天上圆月,人间团圆。正月十五的汤圆就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望。阖家团聚本身应该比过节的仪式更重要。
我一直在想,如果时间倒回到古时,比如唐宋朝,像我这样的百姓人家会怎么过元宵。
逛花市看花灯一定是首选,毕竟苏味道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样壮观的灯会,怎么能不去看看啊!顺带还要赏烟花、猜灯谜。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此的有趣,定要参与一二才好。还有一事也是百姓家庭要做的。杨万里有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记述家乡江西吉州(今吉安市)的元宵风俗“蚕卜”,把米粉做成蚕丝,包裹住写好的吉祥语词,人们吃到了都会很高兴。这类似于今天在饺子里包上一枚硬币,藏着诸多美好的祝福。如今,南方的很多地方还养蚕,只是不知道“蚕卜”这样的风俗是否还留存着。至于花市、灯会、舞龙、舞狮、唱戏、放烟花等等,这些元宵的风俗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记忆。
元宵节过后,种田种地的农人将走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耕作,做工的人拿好工具出门干活,孩子们又将上学读书……这像是春节的终章,却又像是一切新的开始。而新的,总是美好的。
明代的薛瑄写有《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其中有“故乡千里隔关河,好景年年客里过。又见元宵春一度,红灯几点月明多。”道尽了一个游子的乡思。是啊,异乡的灯火再热烈,恐怕也不如元宵之夜故乡的月亮更明。
而我奔波在途,已有十年的元宵节,未能回家与母亲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了……
阳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