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宜州区作家协会组织开展“做人民学生”的采风活动,我们走进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金城村里甫屯——作家鬼子的故乡,寻访了鬼子的故居。
鬼子的故居位于村子中间,坐南朝北。三间砖瓦房,外墙呈淡黄色,看房型和材质,应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故居大门铁将军紧锁,一个打谷机壳底朝天倚靠在大门右侧,四周的房屋多是钢筋水泥楼房。据村民介绍,鬼子家几兄弟已全部定居南宁,平时很少回来。
鬼子真鬼。一是他的笔名鬼怪。这样的笔名,在很多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但鬼子却有他的一番理由。他说我叫鬼子挺好的,看过我作品的,几乎都把这个名字记住了。在他的家乡,很多聪明的小孩,小时候几乎都被叫鬼子。起这样的笔名,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量的。二是他的形象“鬼里鬼气”。一个大老爷们,偏偏留一头垂肩长发,飘飘洒洒的。三是他的小说鬼斧神工,独树一帜,就像他的笔名和他的长发一样。
在1990年的漓江笔会上,我第一次见到鬼子,觉得他很另类,下身穿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上身套件白色T恤,一头长发飘飘垂肩,瘦削的脸庞更显瘦削,除了一双三角眼不时闪耀出小说家特有的睿智外,你根本不会将他和“作家”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在文学辅导课上,他语惊四座:小说的艺术就是骗人的艺术,被迷惑的人越多越成功。当时,我觉得简直是谬论!现在回想,真是一针见血,相当痛快、深刻。
1991年,在漓江出版社的小饭堂,鬼子总是边吃饭边讲述他的故事,常常逗得我们喷饭,而他却始终不动声色。
1984年,鬼子因《妈妈和她的衣袖》走上文学之路。在这之前,他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妈妈和她的衣袖》发表后,有关部门将他调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任文学辅导员。1987年,他就读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创作进修班。1989年,他毕业于西北大学首届作家班。毕业后,在聂震宁先生的举荐和帮助下,他到漓江出版社《漓江》编辑部任小说编辑。他曾说,他的经历相当坎坷,迈出的每一步都相当艰难,考上鲁迅文学院后,家里东拼西凑借了700元钱给他当学费。在校读书期间,他都在拼命地给一些书商朋友写些挣钱的通俗小说,有中篇,也有长篇,而他的伙食费每天都控制在两元左右。几年书读下来,他不但没用家里的一分钱,而且还清了他上鲁院时借的700元债务,还略有积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创作发表了《古弄》《血碑》《家癌》《家墓》等先锋派(前卫)小说。他这个时期的小说,是受了拉美小说的影响,尤其是受了卡彭铁尔小说的影响,一般人很难读得懂,我也不喜欢读他的小说。即使在他的指点下,我也很难读懂。我曾对他说,你的小说我读不懂。他笑着说,你多读几次就懂了。前些年,他的小说创作由前卫转向写实,创作发表了《农村弟弟》《苏通之死》《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瓦城上空的麦田》《大年夜》等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引起全国文坛的关注,被誉为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
在见习期间,他推荐我读叶尉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作品。他还指导我写阅稿意见。见习期结束,他送给我《政坛三雄》《斯巴达克斯》《烈药》等三本外国通俗小说作为纪念。
《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是鬼子的瓦城三部曲。三部曲都以悲悯情怀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命运,艺术地再现了他(她)们与命运抗争,为生活而努力奋斗,但冷酷的社会现实又将他(她)们的梦想一一打碎。
鬼子的小说,有些是两条以上的情节线交叉推进,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细节独特且真实。鬼子小说的语言通俗易懂,既生动形象又不堆砌辞藻,既根植于桂柳方言,又不排斥普通话,既有长句又有短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等等。他曾说,要多用普通话写作,少用桂柳方言,才能解决外人阅读障碍;文章多用动词,才形象生动。
鬼子,真是文坛的鬼才也!
韦茂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