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在外求学,母亲不时发来微信跟我分享家常、嘱咐添衣加饭。微信“叮咚”的声响频繁,有时是一张家里几味小菜的照片,有时是当日气温的截图,底下附上一串串语音条,熟悉的乡音仿佛把我拉回父母身边。
儿时,父母的每一句关心我都会全部接受,从不抗拒。在我的眼里,父母似乎是无所不能的“超人”。看着厨房里的食材被父母收拾得服服帖帖,吃饭时父母夹来的菜被我风卷残云地吃下。每一样菜肴我都觉得十分美味,伴着母亲常挂在嘴边“多吃才能长身体”的话语,被我吃到了胃腹里。天气转凉,母亲拿来秋裤,对我絮絮叨叨“穿上才不会挨冷”。
随着年纪增长,母亲事无巨细的唠叨听多了,便觉得烦厌,反反复复说的还是穿衣吃饭,嘘寒问暖。本以为母亲的叮嘱会随着我离家距离的拉远而减少,不曾想母亲的担心不减反增,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照顾好自己”,害怕我在外会吃不饱受了冷。有时候,我会漫不经心地应和几句,不耐烦了冲着母亲大喊:“我都多大的人了,能不懂吗?”母亲总是挂着笑脸说:“知道就好,就怕你忘。”
上了大学,我离家更远了。直到后来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有一种爱叫成全所爱,对于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被爱和给予爱都是人生难得的幸福。”我忽然意识到,母亲的牵肠挂肚与儿时的感觉一直没变,有一种言不出、状不明的温暖,被爱的念想和牵挂本就是幸福的。后来,当母亲再发来饭菜的图片,我就在回复时细细向母亲说:“我知道,点了几个肉菜,食堂的伙食很好。”同时附上异乡饭菜的照片,好让母亲不用担心。
假期回家,我看到皱纹占据了父母的脸庞,白发像野草似的不断冒出,心里很不是滋味。时间让父母慢慢变老,陪伴是最长情的温暖。与父母散散步谈谈心,或是耐心教会父母使用手机里的功能,何尝不是我们给予爱的一种方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在我们的面前蹑手蹑脚,连关心的话语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我们不开心。小时候无论我们如何发脾气、哭鼻子,父母总会展现最温柔的抚慰。等到我们长大,是否学到了父母的不厌其烦和温柔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