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那棵苦楝树还在,但我双手合抱不过来了。
苦楝树长在球场旁,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那里都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新闻”发布场。
下山的路弯弯绕绕,太阳已经偏西,一截路面露在阳光下,另一截已经躲在阴暗里。风带着热气,稻田里散发着稻谷的熟香。晚饭过后,树下聚集了很多人,孩子们嬉戏玩闹,妇女们七嘴八舌:
“达晓昨天得通知书了啵,听讲是去巴马读师范。”
“她家老二也考得初中了,厉害咧!”
“还有个老三……”
“三个女娃,读书多有什么用。”
“还不是帮人家养媳妇。”
哈哈哈……
“做人家媳妇,也要做读书懂理的媳妇!”奶奶大老远一嗓子吼道:“读过书的妹子嫁去别人家才不挨欺负!”
当那些人肆意拿别人的家事打发无聊的时间,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见的时候,愤怒的奶奶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人群前,双手叉腰:“我家一个读书女,强过你家两个文盲仔!你们红口开白牙,说不给读就不读?女妹子更要读书!”奶奶这过激的反应让我措手不及。自打小妹出生以后,村里闲言碎语多了去,再难听的话奶奶都当作耳边风。此刻,一米五的小个头,八十多斤的奶奶,一股小旋风似的出现在那里,像一个斗士。
显然大家都懵了,瞬间静得只有风吹树叶窸窸窣窣的声音。风像要撩拨一个沉睡未醒的梦。
奶奶吃了没有文化的苦。还是生产队的那会儿,中秋节前一天,奶奶需要上街,请人帮写假条,交给队长。队长在假条上签了字,奶奶便乐滋滋地上街去了。当天晚上集中时,队里宣布扣奶奶的双倍工分,理由是私自旷工。奶奶找队长理论,他拿出字条,说道:“不准请假,白纸黑字在这里,你自己不识字,怪哪个?”奶奶一听,这分明是欺负自己是睁眼瞎啊!她又恼又羞又怒,光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当时爷爷身体不好,全靠奶奶挣工分养家糊口,为了多挣工分,奶奶得多出工,干重活。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奶奶被扣了工分,她瞪着眼,喘着粗气,咬牙切齿,把所有的恨集中在牙上,愣是狠狠咬着嘴,忍着不哭,血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她艰难努力地吞咽口水,喉咙发出低沉的咕咕声,把没文化的屈辱连同鲜血一起咽下去,硬是没在人前掉一滴泪。回到家,奶奶才哇地一声哭出来,哭了好久,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家的女娃,一定要读书!”
老家秀垌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山很高,山路像一根腰带,从山脚到山腰,把山紧紧缠裹。山上、山脚的树木长得茂盛,枫树、杉树、苦楝树,还有柚子树、黄皮果树、桃树、梨树等,一年四季,葱葱绿绿。山脚下散落的二三十来户人家。奶奶时常坐在苦楝树下,对我们三姐妹说:“你们要读书,读书才不挨别人欺负。”
奶奶说她的命像苦楝树皮一样苦。小时丧父,常常躲到村边的大石头后面哭。中年丧夫,几个孩子接连夭折,只有妈妈一个女儿。乡村生活有它自己的模式,就像我们把妈妈的妈妈叫奶奶,也合情合理。
奶奶在当了奶奶之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公鸡叫过第二遍,厨房的火就亮起来了,架锅煮全家人的早餐。无论春夏秋冬,早餐永远是稀饭。我们村离学校远,中午不能回家,奶奶给我们仨准备的午饭也几乎一成不变——猪油炒饭。饭炒得粒粒分明,油光发亮。饭盒一角,再舀一勺蒸好的豆瓣酱。饭盒用花布袋子装好,挂在书包旁边。我起床的时候,奶奶已经捡一箩筐猪菜回来,蹲在门口一把一把剁碎。听到“笃笃笃”的声音,猪栏里的猪不安分地嗷嗷叫,焦急地拱猪栏。奶奶骂道:“叫什么叫,都有吃的,吃得肥肥的,开学卖个好价钱给我家妹子读书哩。”
当夕阳渐渐落入大山的怀抱,村里升起袅袅炊烟,奶奶变着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抚慰心和胃:嫩玉米在碓里舂碎,用芭蕉叶包起来蒸熟,清甜可口;嫩玉米用石磨磨成米浆,加卤水一起煮成玉米豆腐;田间地头的野菜到奶奶手里也变成美味佳肴,素炒、煮汤、腌酸菜样样拿手。我们的碗里,总是卧着一只鸡蛋,奶奶说了,读书人烧脑,要补补营养。
晚上写作业,无论多晚,奶奶都陪着。夏天,有飞虫绕灯飞,飞累了一头栽到书上,她拿着蒲扇赶虫子。冬天,她烧一炉旺旺的火,不时轻摇手中的小扇,烟火照得她脸上忽明忽暗。多少年来,奶奶陪着我们,坐在烟火深处,坐在夜幕降临的欢喜里,一直到小妹也上了中学,离家住校。
在农村想要一个儿子的心愿,像野草一样疯长,仿佛有儿子,所有的苦才值得。我们家从来没有因为我们仨是女孩子而有半分嫌弃,我们穿的是村里最漂亮的,穿的确良衬衣、蓝网鞋、白网鞋、带蝴蝶结的凉鞋,还用漂亮的丝带扎头发。我们家有钱给我们打扮,那是因为每年清明节前后,奶奶上山捡金银花、天冬、百步等药材卖钱;夏天,黄麻长得又高又壮,奶奶剥皮后泡水搓绳子、编麻席;秋收时节,奶奶要走遍附近几个村,收过的黄豆地里,她再走一遍,捡那些零星落下的黄豆。奶奶说,天无绝人之路,人勤地里出黄金,生活再苦再难,她坚持的一件事就是“供我家妹子读书”。 而且,她还要她家的妹子人前人后都漂漂亮亮的。
奶奶省吃俭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绑在贴身衣袋里的票子,最后都转到我们三姐妹手中。“读书人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奶奶不识字,但凡家里来了客人,她都像讲解员一样站在贴满奖状的墙前一一讲解:“这张奖状是达姐的,这张也是达姐的,达二的贴在下面,那边都是达三的……”
我要去巴马读师范了,那个通知书被奶奶用红布包了又包,交代我不要弄丢不要弄皱。妈妈却有一丝愁容,虽说读师范不用学费,但路费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总会用到钱。再说,还有两个妹妹读书也要用钱啊。二妹和小妹说要不然她们不读了,让我去读。
“不行!”奶奶一拍大腿:“卖我那口棺材!我作古了可以肥地,我家妹子的脑袋不可以变穷。农村妹更要读书!”
如今,当我们家三姐妹带着老公孩子,开车拉着大包小包年货回村的时候,村里人无不羡慕。车驶过球场,还是苦楝树下,人们仍在议论:
“莫奶家的三朵金花,争气多了。”
“我们山里面飞出金凤凰喽。”
“我家妹子我也给读书啵,说不定哪天也像达晓一样风光。”
莫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