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宵节,方算过完年”。在村里,十五没过都是年。正月十五是年里最隆重的一天,过年的氛围被期许和等待推向高潮。春戏,将年味在邻里间、庙台前、村子上铺染开。
年初十左右,村里就会邀戏班来唱春戏,小孩早早就开始期待了。春戏以方言为主,都是晚上开始表演,直至后半夜。戏台设施很简陋,在古庙前一大片微斜空地上,砖砌的露天戏台,观众席就摆几张木凳条,也没有遮风挡雨的篷布。
村子里来的普通雷剧团演出比较多,乡亲们称这种剧团为“厚皮班”,意指演员脸皮厚,什么都敢演什么都能演。还有一种对应的“专业班”雷剧团,从演员到剧团配备都比较优质,一般乡下很难请到这种“专业班”。戏班会提前一天在戏台上搭好戏棚,十几米长的竹竿拴着缆绳,挂好幕布方便演出时抽拉换幕。表演未开始时为保留神秘感,台前拉上红色幕布。
过年村子里最热闹了,地闲人也欢,戏场都是熙熙攘攘,座无虚席,在你推我搡的人群里寻得一方略靠前些的位置也算很幸运了,邻村的乡亲也会凑着热闹赶来。乡里不约俗成,木凳条留给行走不便的老人,年轻人看戏自带板凳。太阳还没落山,我们早早就洗好澡,搬着板凳去摆在正中的位置,这就代表着在戏场“占有”一席之地了。小时候很羡慕别的小孩都是搬着色彩鲜艳的塑料凳去看戏,觉得漂亮极了。母亲带回木条边角料,给外公锯成一节节长长短短的木条,刨的光滑,给我们做了两把看戏的凳子,因为是木制的颜色不会很鲜艳,甚至看着有点老旧,但也不用做记号,戏场里一眼就能认出这不起色的木凳。摆好凳子,天色还没黑,小孩就喜欢窜到戏台后场去看演员化妆做造型。戏班的大人们也很和善,看到调皮的小孩在摆弄道具,只是吆喝几下,小孩也不会害怕。
大人们干活归来,吃过晚饭,天色已暗。鞭炮声、锣鼓声,声声催促,红色幕布缓缓拉开,大人们匆匆往戏场赶,怕错过开场。小时候很喜欢看戏,但是看不懂也就坐不住,小时候看戏看的是热闹,喜欢踩着板凳趴在比人还高的戏台边观看,调皮的小孩还会窜上音响支架的木桩上寻得更佳的观看视角。戏班里有时候一个演员身兼多角,中途转场的功夫就变了个角色。雷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说唱结合,唱词语调拉得比较长小孩没耐心听,也听不懂,说词一般是由丑角(杂仔)完成,他们的语调幽默、动作搞笑,惹得台前哄堂大笑。大人们看戏陶醉其中,没有字幕,方言唱曲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会随着剧情心情跌宕起伏,贴耳交谈。
戏楼外是另一番热闹,小孩子兜里揣着新年的压岁钱,坐不住,转场换幕时间等得很漫长,喜欢去戏场外面逛。戏场外有小吃档,也是村子里最为热闹的地摊夜市了,支起矮矮的方桌配几把小凳墩就可以小聚一场,卖炸番薯、“辣炸粺”、酸菜等,还有卖烟花炮仗的,套圈击球也是看戏才有的活动,戏场上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大人总是看完谢幕才依依不舍散场,小孩玩跳累了就歪着头在大人身上睡熟了,怎么晃怎么叫,都唤不醒,大人只好解下大衣,或背或扛或抱,另一只手提着凳子和同来看戏的左邻右舍,说说笑笑地往家里赶。
如今戏楼大了,电子幕布更令人身临其境了,也有了字幕同步。看戏的人长大了,看戏的人少了。剧中的唱词还是听不懂,但句句是乡味,段段是乡韵。过了正月十五,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看戏长大的那群人陆陆续续离乡了。
春戏让乡村鲜活生动,让乡村热闹温暖。一台戏好像一股春风把村子吹暖了,人们都脸上洋溢着喜气,是春的开始。
谢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