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每听到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景。
小时候,我们一年四季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那时,每到冬闲时,母亲就忙着做布鞋。她会把家里不能穿的旧衣服拆成布片收集起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把布片洗干净,挂在门前屋后的树枝上晒。
布片晒干后,母亲便开始准备做布鞋的材料了,家乡俗称糊“锅巴壳子”。母亲首先开始“打浆糊”。她在锅里放入适量水,待水烧开后,就把面粉倒入锅里,边倒边用筷子搅动,面糊逐渐变黏了,再用筷子挑点起来,让它往下流,如果不断线有扯丝,浆糊就算“打”好了。接下来,母亲把事先拆下的门板平架在两条长凳上,再在门板上刷满浆糊,然后从洗干净的布片里挑出一些大的、厚实的像拼图画一样贴到门板上,不一会整个门板就糊满了,花花绿绿十分好看。糊完一层再糊一层。一般用来纳鞋底的要糊五层,做鞋帮的糊三层就行了。糊好后,母亲将门板竖起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后,糊好的“锅巴壳子”四周拱起来,就说明晒干了,这时就可以剪成鞋底或鞋帮了。
有了做鞋材料,母亲一有空闲,便提着一个盛满针头线脑的小篮子,坐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做鞋。母亲拿出一本很厚的书,里面夹着她做鞋的模子。每隔几页就标注多大码子的“鞋模子”。一沓沓的鞋模子,有鞋底、有鞋帮,大的、小的,就像展品陈列柜。做鞋时,母亲从众多的鞋模子里挑出合适的模底,铺在“锅巴壳子”上,拿着剪刀沿着鞋模子的边咯吱咯吱地剪下,连续剪两三个,再仔细地修剪去那些略微凸出的部分,然后每一个都用白布剪成的布条裹上边,最后把几个叠在一起,用针线在中间和四周固定住,这样一双布鞋的鞋底就剪好了。剪好鞋底就开始制作鞋帮了。母亲从木箱里精心挑选出黑色的、红色的灯芯绒布料,比着刻好的鞋帮,剪下布鞋面子。布鞋帮里层用深色布,鞋面蒙上崭新的灯芯绒布,然后用针线一针针绞边,这样一双布鞋帮就做好了。最后,母亲用针线把它们分别钉在一起,放在一边的竹篮里,以免混淆。
纳鞋底时,母亲把麻丝捻成线,然后缠绕成圈,线头搓成细细的,方便穿过针孔。母亲纳鞋底时,左手拿着布鞋底,右手拿着针,中指上戴着铜制的顶针,身子微微前倾,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针,用力扎入鞋底。她会熟练地将针鼻子在顶针上轻轻一顶,针就穿过鞋底了,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合力把针线拔出。有时针难以拔出,母亲眉头微微一皱,用针钳夹住针尖,轻轻用力拔出针线。每过一段时间,她还会把针尖在头发上来回蹭几下。我问母亲,这样干嘛?母亲答:“让针尖光滑,好走针。”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为了减小针尖摩擦力。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鞋帮了。母亲把鞋底与鞋帮对齐,前后左右选几个点用针线固定,然后顺着鞋后跟开始上线。只见母亲左手拿着鞋,右手拿个针锥,先用针锥扎一针拔出来,再将针线顺着扎出的针孔穿过去,用顶针轻松一顶,针就穿过鞋底和鞋帮了,再用劲拉出线。如此反复,一双漂亮的布鞋就在母亲的手中做成了。晚上做针线活时,为了不影响我休息,她把灯光调得很暗很暗。在微弱的灯光下,母亲聚精会神地做针线活。听着针线穿过布料的声音,如催眠曲一般,我就迷迷糊糊地酣然入梦。后来,我穿着母亲的布鞋走进了军营,走向了远方。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现在,商店里各式各样的鞋都可以买到,但我心里总怀念母亲缝制的老布鞋,怀念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怀念那温馨有爱的时光。
作者: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