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田野和池塘较多,生态环境颇佳。青蛙是村民的好邻居,除了它们处于冬眠期外,每年很多时段,人们都可以在夜晚听到野外传来的蛙声。
蛙声使心情愉悦舒畅,令乡村宁静安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经常在夜晚听蛙声,让它消除莫名的寂寞,滋养淳朴的心灵。
蛙声是大自然的呼唤。
当夜幕降临,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万籁俱寂的世界,那是多么枯燥!幸好,“草深无处不鸣蛙”,这些像被释放的精灵,总是不停地鸣叫着。数量时多时少,音调时高时低,节奏时快时慢,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蛙声是大自然的呼唤,是生命在歌唱。
生活不仅要有忙碌与竞争,还要有和谐与宁静。蛙声蕴涵着智慧和力量,促使人们爱护美丽的家园,激发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并且从中得到启迪。蛙声能与周围的环境融合,营造一种清新恬静的氛围。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心愿寄托给蛙声,探究人与大自然的联系。
蛙声是乡愁的音符。
蛙声在夜间响起,清脆而优美,委婉而动听。它是歌唱田园的乐曲,是表达情感的诗篇,能触动人的心灵,唤起深藏心底的乡思。如果“独在异乡为异客”,夜晚听到远方传来的蛙声,就会想起从前的光景,想起故乡的亲人。蛙声阵阵,提醒人们不要沉沦,要抖落身上的疲惫,抚平所有的烦恼和忧伤,在旅途上继续前行。
用心聆听蛙声,能感受到其溢荡着乡土的气息,传递着团聚的渴望。蛙声是一种乡音,容易产生共鸣。它是乡愁的载体,穿越时空,引领思绪回到久远的童年,不忘家乡那片深情的土地,感谢她的养育之恩。蛙声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仿佛拉近了游子与故乡的距离。
蛙声是丰收的信号。
乡下人夜晚喜欢听蛙声,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辛弃疾告诉大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个科学道理谁都明白。青蛙是湿地的常住“居民”,其弹跳力惊人,游泳能力出众,爱吃害虫。有专家估算过,1只青蛙一年大约能吃掉15000只害虫,有效地保护了庄稼,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关键作用。
蛙声不仅是优美的音乐,而且是村民精神的寄托。当听到悦耳的蛙声,农民的脸上就挂着丰收的喜悦。许多爱心人士深刻地认识到,青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他们以各种行动呼吁,人类应该保护青蛙,以确保它们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安全。
蛙声是墨客笔下的素材。
蛙声是人世间天籁之音,没有谁对它作过任何打扮和装饰,它就那么美妙、那么神奇,惹人心驰神往。它标志着大地复苏、田野生机勃勃,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情趣。夜晚听蛙声,有人安然入梦,有人思绪万千;有人回忆旧事,有人向往未来。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蛙声为素材,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唐朝张籍的“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写碧草连接着庭户,青蛙在篱笆下叫着,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和谐共存的描写,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南宋范成大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写青蛙从傍晚开始鸣叫,一直延续到次日拂晓,这喧闹的蛙声,预示着农民又遇到好年景;明代刘基的“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写大雨过后,池塘边草木青翠,很多青蛙鸣叫起来,说明在困境面前,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会看到美丽的风景这个道理。
有人说,浸着月光的蛙声最响亮,沐着清风的蛙声最干净。蛙声能牵动大家的心,唤起遥远的回忆。沿着蛙声的方向行走,脚步会稳健而有力,能走进诗的境界。多年来,在夜里听蛙声,是我的习惯与期待。不知不觉地,青丝已经变成白发,沧桑已经写在脸上。但是,动人的蛙声从来未曾变改过,依然还是那样年轻。
庞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