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早市名声在外,以其沸腾烟火滋养东北人民,以其物美低价羡煞他乡之人。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和其他的东北城市一样,“北国春城”长春便在早市的叫卖声中渐渐苏醒过来。我几乎每周都要逛一回早市,尤其是在春夏秋三季气候宜人的时节。作为一个新长春人,我无比热爱长春的早市。
去逛早市,离着还有十几米远,先就被喧闹的人声引领着。那声音似欢快的浪潮,包含着吆喝声、说笑声、讨价还价声、扫码到账声、早点摊的煎炸蒸煮声……接着是被气味引领,烤地瓜的香气,炒栗子的香气,烀玉米的香气,炸油条的香气,还有鲜花的香气……袅袅香气和腾腾烟气混合着飘过来。然后才看见陆陆续续从早市走出来的人,拎着袋子的、拖着小车的,人人手里都有所收获,人人脸上都有踏实的幸福感。
长春的早市都是露天的,集中在居民区内的一条小街或一方空地上,野性,粗犷,绿色,原生态。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走进早市的我,满脸含笑,两眼放光,脚步迁延,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欢喜。
这片黑土地,是被大自然慷慨厚爱的,是迟子建笔下烟火漫卷的幸福之城。春天,早市的亮点是各种鲜嫩的山野菜纷纷登场;入夏,早市的亮点是各种菜秧和花果苗唤醒冻土;冬天,早市的亮点是冻梨、冻柿子、冻黄桃、各种冻鱼和雪糕装满纸箱。而秋天,早市更是草木精华的集萃地,是缤纷物产的乐园。放眼望去,红橙黄绿各色的菜蔬,大小甜酸各样的水果,东西南北各地的小吃,一座座小山一样堆放着,来逛一逛,眼耳鼻舌身意都觉快活。
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细细瞧,好东西目不暇接:一截一截桦树段上长着的鲜嫩银耳,一朵一朵“花瓣”繁复的黄牡丹般的榆黄蘑,一堆一堆晒干的野生松茸、秋木耳与榛蘑,一桶一桶泡着的人参酒、灵芝酒、鹿茸酒,一箱一箱颜色、品种、口味各不相同的小番茄……还有东北山林里品质上佳的野生坚果,松子、榛子、板栗、山核桃,各种应季美味水果。还有品种繁多的玉米,黏的、脆的、白的、黄的、紫的、五彩的,以及可以直接生食的水果玉米——这里不愧是全球“黄金玉米带”之所在。豆角也有十来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炖肉最佳搭档”油豆角和黄金勾。此外还有东北的大酱、粉条、辣烟叶、纯粮食酒,有茧蛹、小咸菜、卤水豆腐……
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慷慨有爱的。他们爽朗,乐观,厚道,坚韧,天生的水浒大嗓门,天然的义气亲切感。摊主们的吆喝声里都透着真诚与大气,朴素又炽热,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当地最好的小园儿豆角四元一收,瓦房店地瓜七元一兜嘞!”
“集安白桃贱卖,一斤四块,三斤十块啦!”
“新烀的黏苞米,一根三块,俩给五块!”
……
总之,逛长春的早市,黄瓤的土豆,绿瓤的黄瓜,面乎的倭瓜,辣冲的大葱,流油的咸鸭蛋……这片土地会告诉你优质的食材有多诱人。逛长春的早市,你总会听到“一收”“一堆”“一兜”“包圆”这样粗放混沌的量词。这些东北特有的词汇,既昭示着东北物产的丰饶、物价的实惠,也昭示着东北人大方的性格。
东北人的热情有着魔性的感染力,同化了原本“社恐”的我。看到赏心悦目的摊位,我拿起相机就拍,被摊主发现了,吐舌头笑笑。摊主也笑了,嘎嘎的,扯着嗓子打趣我:“大妹子,有啥不好意思的呀?拍呗,帮姐宣传宣传。”
若看到不认识的物种,我张嘴打听,定能得到热情回应:“大爷,这是什么?”
“孩子,大爷告诉你,这是苏子叶,卷烤肉吃的。”
“大娘,这堆绿针小白花是什么?怪好看的。”
“闺女,这是韭菜花,煎个鸡蛋啊,做成韭花酱涮羊肉啊,都可香了。”
买了一只“溜达鸡”,摊主大姐给剁成小块,连指甲都给剁干净了,又义务传授做法:“回家用凉水多泡泡,洗干净的,千万别焯水,焯水就不香了。”我笑着点头,已经走开了,大姐还在大声叮嘱我:“下锅先别放油,等把水炒干了再放油放料,哎呀你就吃去吧,能香迷糊你,吃好再来啊!”
在长春的早市上,看好什么尽管自己挑选,自己微信支付,主打的就是一个互相信任,童叟无欺。如果一不小心手抖多付了钱,跟摊主一说,肯定会马上退还给你,绝不耍赖。若是付了钱买好的东西忘了拿走,第二天找过去,摊主铁定正等着你去取,绝不昧下。
总之,每回逛长春的早市,我都能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像上了一堂有趣的生物课。每回逛长春的早市,我听到的都是亲切的称呼,“孩子”“闺女”“姑娘”“丫头”“大妹子”,心里要多暖有多暖。每回逛长春的早市,我总能找到新的拍照素材,发朋友圈后,定会引来许多惊羡与点赞,还有从东北走出去的游子的乡愁留言。
长春的早市,让我看到了东北的物阜民丰,看到了东北人的精神底色。
长春的早市,人间烟火气比其他地方更足,人情味比其他地方更浓。
套用张爱玲曾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所以逛长春的早市就有这样的可爱:丰盛与富足与喧嚣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
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