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坐落在衡南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依山傍水,美景如画。
横跨村落的小溪,常年川流不息。在桃红柳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好山好水滋养了一方沃土,也托起了村里绝大部分年轻人的梦。
连通县城的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受条件制约,没有平整,更谈不上硬底化。雨水浸泡过的黄泥土散发着酸味。各种弯弯曲曲的转角被拉长后,每次回家,征途漫漫却又充满期待。
我家恰好就住在村口。后面不远处便是学校,对面马路就是集市。矗立桥头的三层楼房,成了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
每周三,集市是最聚人气的地方。乡亲们铆足干劲,纷至沓来。有的挑着箩筐,有的推着货车,还有的索性图方便,提着菜篮子就跑了过来,络绎不绝的人群把狭窄的道路两旁堵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
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向来善经营会盘算的奶奶自然不会放过。在她的张罗布局下,家里的一楼大堂,很快利用起来做起了店铺行当。
由于当时信息欠发达,上游渠道窄,同行竞争小,当年奶奶操盘的生意还算村里行业的“头部”。
光顾店铺的人多了,我们姐弟仨很快也被村民所熟知。或许是唯一女生的缘故,得到照顾会比两个弟弟要多得多。
记忆中,跟村里孩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用干家务,更不用帮忙卖货。加上成绩一直还算处于“高净值”,批评几乎跟我不挨边。
可好景不长在。不知几何时,马路对面迁移来了村里一家新成员。父母是老老实实的农民,祖辈几代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帮人榨菜籽油为生。男孩名叫周彬,个头不高,名如其人。架着陈旧不堪的眼镜,彬彬有礼。别看他貌不惊人的模样,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顶流。
经打听,他比我高一个年级,正好是我父亲的学生。村里流行着一个习惯,可能跟面积不太大的原因有关。山里娃娃盼出山。只要有比较突出的孩子冒出来,就很容易传遍村街村落。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的关注点都会如潮水般涌过去,茶余饭后少不了这些话题。
一天,完成教书任务的爷爷返回家中,朝着我们姐弟只发炮,“你们看一看,隔壁邻居那个娃娃,家里条件那么苦,这次又是全班第一。只知道在这里胡闹”说罢,摇头扬长而去。
“第一第一,每次都说。除了说他,还能说啥……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弟弟嘟噜着嘴,很不屑地低声应和着。可老弟的顶嘴,惹怒了爷爷。
一旁做饭的奶奶见状,匆忙过来解围。还没开口就被直接挡了回去。
“你就知道护着,人家动不动就说,你们老师的孩子应该比我们好才对啊”哎,听多了烦呀。
打那一刻起,好像听懂了一位老教书人的内心独白。跟爷爷相处中,他话不多,但每次都能提到关键点。工作、生活和作息标准化作业,习惯是出了名的好。
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晚饭后的规定动作就是看新闻、赏戏曲便入睡了,家里谁来都不管了。常年坚持晨跑锻炼身体,天天如此、雷打不动。他经常教导我们: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身体,哪有精力干出好事业呀。
当时年小,也没太在意,后来才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在他的熏陶与影响下,心里早早埋下了传承教育的种子,也迫切希望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大学毕业后,因为跟随母亲的生意,走出了小山村,辗转来到村的另一端,把新家安在了离老家更远的地方。
刚入城的难题便是找工作。兜兜转转奋斗了好些时光后,终于叩开公立学校的大门。即便工作的地方在乡镇,偏离市区有40多分钟的车程,但丝毫都不觉得远。因为,那里才是我的诗和远方。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父亲,继承了爷爷的事业后,最大的心愿,也就是能在我这里有传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脍炙人口的歌曲,逐渐转换成了我的现实版。
“你是你的选择的集合,偏爱过的书、偏爱过的景、偏爱过的人,你偏爱的种种造就了你。或许就是这样子吧”。想想,也不无道理。
时至今日,升格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这种由衷的体会愈发深刻。
女儿从小就听话懂事,多才多艺,爱学习守规矩的习惯,早在幼儿园就被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到了小学后依然发着光,基本不用操心。
可好的事情总是没有那么的完美。弟弟性格内向一些,跟姐姐形成强烈的反差。
弟弟总是会因为一道简单的题解不了,迅速选择放弃,或是“消极怠工”。缺少耐心的先生,也不太愿意接受弟弟的不用心。每次都要经过我几番功夫周旋,才能让弟弟配合着完成每一道工序。其实,这么多年教书经历下来,让我深深懂得用心教好每一个孩子很有意义。
“人不能总做正确的决定,偶尔也要做让自己快乐的决定”。增强了职业认同后,有了更多的理解。至今,我认为最快乐的决定,就是让班里的孩子都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是的,没错。努力被看到,被肯定,被尊重,真的是太好了。努力的人应该有花、有激励、有掌声。
我永远相信,离目标最近的地方便是方向,也是趋势。
从当初的羡慕到追求,再到实现,并努力开发培养出更多的“别人家的孩子”,驱动我不断进阶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渴望星星之火可以再次燎原。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