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热播。作为老上海人,我密集地被周围人问及,当年黄河路真有那么繁华吗?其实我一度以为“黄河路”是个虚构的路名,因为我在上海住过十几年,从未听说过这条路。
好在我早已过了“嘴上没毛”的年纪,不敢贸然给人答案,暗自搜索一番,这才知道黄河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上海市政府为了安置下岗职工就业,规划开发了这样一条美食街。我在1980年秋就离开了上海,自然没听说过这条原本默默无名的小路。
《繁花》勾起了许多名人的回忆,一位音乐人发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视频号上说自己曾是黄河路上的常客。当年的黄河路灯红酒绿,《繁花》里展现的场景一点都没有夸张。那里的酒店规模都很大,消费也惊人。他常独自一人去吃饭,花上四五百元是常事,相当于那时普通人一个多月工资。
随着黄河路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一些网红博主涌到那里,实地采访黄河路上的老爷叔。与那些名人自述不同,老爷叔们都说《繁花》里的黄河路是假的。当年那些酒店平平常常,一点都不奢华。老板娘并不多,而且个个都很和气,哪像王家卫拍得那么凶……
到底谁说的是事实?黄河路往事又成了“罗生门”。我倒是觉得名人和老爷叔都没说谎。只不过老爷叔们是黄河路的居民,而不是顾客。他们主要通过站在店外观察,了解黄河路上的酒店。阶层差异使得他们或许知道哪家店老板娘是谁?但不会有什么深交。即便如《繁花》里卢美琳一般强悍的老板娘,偶尔和某个不相干的邻居说上一两句话,想必也是和颜悦色,绝不至于直眉瞪眼。如果见人就一脸凶神恶煞,那不是凶,是有病。
而那些名人,比如那位音乐人,都是酒店常客。他们坐在大厅、包厢里看窗外的黄河路和窗里的老板娘、服务员。视角完全不一样,看到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这就如同当年我住在号称“远东第一公寓”的河滨大楼对面,然而十几年都没进去过,对河滨大楼的印象仅限于外墙发黄,看上去很旧。至于里面的游泳池、电梯、抽水马桶……我都没见过,但我不能说这些都是假的,只是谣传,并不存在。
同一个地方,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追忆中大不一样。这很正常,不一定就是其中有人说了假话。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堆真话放在一起,有时也能让人云山雾罩,越听越糊涂。这就需要多看看、多听听不同人的描述,兼听则明。然后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将那些看似互相矛盾的碎片拼接在一起,一步步接近真相……
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