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出贫穷陷阱,人将永远被贫穷诅咒。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找到赚钱的法子,而有的人忙到崩溃却依然穷得很稳定?
很多时候,穷人最难摆脱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长期物质匮乏所塑造起来的三观。
他们的差距也不在于智商,是因为穷人太容易掉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贫穷陷阱”。
摆脱贫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从根本上跳出“贫穷的陷阱”。
— 01—
思维陷阱
有时候,光勤奋并不能摆脱贫穷。
摆脱贫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从根本上跳出“贫穷的陷阱”。
我以前有个同事,很想证明自己,天天加班,最早打卡最晚下班,特别的勤奋,但是做事毫无章法,业绩经常倒数。但业绩排名第一的同事,就是很常态的工作节奏,做事举重若轻,懂得抓主要矛盾,每次都能保持第一。
这就像以前读书时代,学霸好像学起来也没那么拼命,而一本正经拼命熬到深夜学习的反而成绩一般。
人,最怕不用脑子做事情。
越是想尽办法致富,可结果却是越努力越穷,越穷越没信心。
其实导致差别的根源,就在于思维模式。
比起富人,穷人的认知结构,十分固化,无法迭代。
不敢尝试,拒绝改变,逃避挑战,看似安全,却也失去了一切可能性。
财富到底在哪里?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钱就在墙的另一边。不走出思维陷阱,无论多努力的人,都不会赚到大钱。
— 02—
消费陷阱
书中阿比吉特见过很多面黄肌瘦的穷人,挤在音像店购买电影光盘。他对大家说:“吃饱后去赚钱,远比消费重要。”可不管怎么劝,穷人们还是一有点钱,就跑去购物。
控制不住享乐的欲望,缺乏延迟满足的定力,令他们陷入了“消费陷阱”。
而这种可怕的消费陷阱,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很多人宁愿花钱吃大餐,也不愿报网课学技能;宁愿在促销中当剁手党,也不愿办卡去健身。他们在信贷、分期、打折的商业促销中,盲目消费,却忘了最该花钱的地方,是增强自己赚钱的本事。
不难发现,低层次的人,更容易受金钱驱使。相反,高段位的人,懂得把钱当成工具
“该花钱的地方,千千万万要花,不该花钱的地方,一分一厘要省。”把钱花在刀刃上,才能不被消费陷阱吞噬。
— 03—
聪明陷阱
在印度,雷迪女士作为一位现代公司的CEO,曾向一位拾荒者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她购买小推车以改善生计。这个模式迅速推广,许多穷人受益。
但半年后,部分借款人开始逃避还款,甚至诋毁雷迪的声誉,导致她最终破产。这些穷人虽然暂时得到了利益,却失去了未来的信贷机会,最终可能不得不求助于高利贷,陷入悲惨境地。
很多时候,人越穷越爱耍小聪明,越没钱越想钻空子。
可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每一种投机取巧,最终都套牢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聪明守恒定律”:
一个人越精明,越容易遭受失败;越是聪明过了头,越反被聪明误。
小聪明,恰恰是最大的陷阱。
把脑子用对地方,脚踏实地地赚钱,才是人最该走的正路。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贫穷是一种不可抗力。
是厄运,是意外,是他人的为难,是外界的戕害,导致我们无法翻身。
其实,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那个盲目又固执的自己。
而真正能帮到我们的,也恰恰是觉醒后的自己。